秦腔:吼了2000多年的老摇滚
来源:www.dxabl.cn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说到秦腔,我们咸阳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还是有大多数人可能,只闻其名,不闻其声。其实在《戏说团圆饭》中,二姑父唱的那段就是让我们再感受一下。
除了西北人,其他人可能更多的是从影视剧中知道的秦腔。比如张艺谋的电影《长城》里,赵牧阳的一曲秦腔《出塞》,配以孔明灯升空的场景,至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秦腔用小舞台展现大智慧,是任何一个空间都能上演的“大戏”。行走三秦大地,到处洋溢着秦腔的旋律,不亲临是感受不到那种震撼。
秦腔唱腔音色慷慨激昂,苍劲悲壮,不仅唱出了秦人的气魄,更吼出了大西北三千年的风土人情。但也有宛转悠扬的闺阁唱法,声调缠绵悱恻、细腻柔和,比如《三滴血》中《兄弟窗前把书读》唱段,听着让人无比舒服。
秦腔还有许多绝活,一招一式,都是老一辈艺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比如吹火、打碗和顶灯等,都颇具观赏性。吹火,是秦腔的特有绝技,凡演《杀裴生》中的李慧娘,必备此技。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蓝鱼的“鬼吹火”最为著名,她能吹出各种形状的火。打碗,是《太和城》中必用特技。剧中孙武用五雷碗追打殷夫人,一碗掷于空中飞转,再用另一碗飞出击打,两碗在空中粉碎,有平打、斜打之分。顶灯,秦腔又一绝活。《三进士》中丑角常天保因赌博被罚顶灯。常天保头顶点着的油灯做出跪行卧、钻桌椅等高难动作,油灯却不掉、不洒、不灭。
秦腔绝活还有很多,遗憾的是部分已失传,不免让人唏嘘。为了保护这一古老的传统戏曲,2006年,秦腔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咸阳龍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了弘扬秦腔文化,特开设了少儿秦腔培训班。旨在提高更多秦腔爱好者的演唱水平,培训班聘请具有一定声腔和表演教学经验的知名艺术家作为授课老师,为学员提供正宗的秦腔教学!
最后,龍少传媒希望通过保护和创新性的传承,秦腔可以再吼千年万年。
上一条:
咸阳龙少文化传媒:秦腔的形成和存在
下一条:
咸阳龍少传媒带您揭秘川剧变脸的奥秘!
相关内容
- 咸阳龍少传媒带您揭秘川剧变脸的奥秘!2018年06月19日
- 变脸为剧情神话色彩更添了许多魔幻魅力2018年06月19日
- 慢镜头都看不穿的川剧变脸2018年06月19日
- 川剧变脸已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表演门类2018年06月19日
- 川剧变脸失败,被说“腐蚀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名片”,我看也是想多了!2018年06月19日